遠程醫療終于迎來發展的春天。
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鼓勵醫療聯合體面向基層提供遠程會診、遠程心電診斷、遠程影像診斷等服務,促進醫療聯合體內醫療機構間檢查檢驗結果實時查閱、互認共享;推進遠程醫療服務覆蓋全國所有醫療聯合體和縣級醫院,并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延伸,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效率。
這一政策的正式發布,無疑將遠程醫療在分級診療中的地位提到了一個新高度。在"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大政方針下,遠程醫療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甚至爆發期!
先布局者先受益。作為國內較早構建醫聯體遠程協作體系的遠程醫療綜合服務平臺,心醫國際目前的遠程醫聯體網絡已經覆蓋了全國4500多家醫院。這一龐大網絡的布局,當初是怎么想到,后來又是如何做到的?心醫國際聯合創始人、CEO邰從越在2018博鰲·健康界峰會上接受健康界專訪時說,以”智慧醫療“給醫聯體賦能,他們總結出了一個公式:智慧醫療=(技術+運營+學科)x (生態+數據)=醫療賦能。
今年以來,賦能成為大佬們口頭禪:阿里巴巴發布了賦能新零售戰略、聯想集團宣稱要做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賦能者、就連跨界的張泉靈也提出“賦能中心”的概念。
在眾多企業家紛紛為自己所在的領域“賦能”的新時代,醫療健康領域需要什么樣的賦能?這也是邰從越一直思考的問題。
”賦能“二字寫在紙上容易,若要落地則需要對行業的深刻洞察。邰從越深知這點,事實上早在八年以前,他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探索。
2010年,心醫國際開始意識到:傳統模式下的醫療服務資源固化、效率低下,急需一股力量來改善。這個時候,邰從越帶領著心醫國際開始做院內信息化。
慢慢地,他發現:院內信息化建設遠不能滿足區域醫療服務的提升需求。于是,邰從越迅速把目光聚集到了醫院點對點的遠程網絡上,通過近三年的埋頭耕耘,心醫國際首先實現了平級醫院間的橫向聯結,使醫療資源得以釋放。
很快到了2015年,此時大型三甲醫院虹吸效應明顯,基層醫院紛紛叫苦不迭。看到了這一行業痛點,邰從越及時抓住了國家要建立醫聯體、合理分配醫療資源的決心,積極協助各級醫院建立醫聯體協同網絡,以實現醫院多點聯結后的資源利益共享。
一直持續到現在,心醫國際已經幫助國內各大醫院建立起了專科聯盟、真實診療數據管理平臺、腫瘤MDT模式等各項業務,總計建設和運營的各類醫聯體項目達150余個。邰從越表示,”這一系列的舉措,不僅讓我看清楚了網絡狀的服務模式,更讓我摸索出了賦能醫療的路徑——互聯網、運營和學科建設“。
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鼓勵醫療聯合體面向基層提供遠程會診、遠程心電診斷、遠程影像診斷等服務,促進醫療聯合體內醫療機構間檢查檢驗結果實時查閱、互認共享;推進遠程醫療服務覆蓋全國所有醫療聯合體和縣級醫院,并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延伸,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效率。
這一政策的正式發布,無疑將遠程醫療在分級診療中的地位提到了一個新高度。在"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大政方針下,遠程醫療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甚至爆發期!
先布局者先受益。作為國內較早構建醫聯體遠程協作體系的遠程醫療綜合服務平臺,心醫國際目前的遠程醫聯體網絡已經覆蓋了全國4500多家醫院。這一龐大網絡的布局,當初是怎么想到,后來又是如何做到的?心醫國際聯合創始人、CEO邰從越在2018博鰲·健康界峰會上接受健康界專訪時說,以”智慧醫療“給醫聯體賦能,他們總結出了一個公式:智慧醫療=(技術+運營+學科)x (生態+數據)=醫療賦能。
今年以來,賦能成為大佬們口頭禪:阿里巴巴發布了賦能新零售戰略、聯想集團宣稱要做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賦能者、就連跨界的張泉靈也提出“賦能中心”的概念。
在眾多企業家紛紛為自己所在的領域“賦能”的新時代,醫療健康領域需要什么樣的賦能?這也是邰從越一直思考的問題。
”賦能“二字寫在紙上容易,若要落地則需要對行業的深刻洞察。邰從越深知這點,事實上早在八年以前,他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探索。
2010年,心醫國際開始意識到:傳統模式下的醫療服務資源固化、效率低下,急需一股力量來改善。這個時候,邰從越帶領著心醫國際開始做院內信息化。
慢慢地,他發現:院內信息化建設遠不能滿足區域醫療服務的提升需求。于是,邰從越迅速把目光聚集到了醫院點對點的遠程網絡上,通過近三年的埋頭耕耘,心醫國際首先實現了平級醫院間的橫向聯結,使醫療資源得以釋放。
很快到了2015年,此時大型三甲醫院虹吸效應明顯,基層醫院紛紛叫苦不迭。看到了這一行業痛點,邰從越及時抓住了國家要建立醫聯體、合理分配醫療資源的決心,積極協助各級醫院建立醫聯體協同網絡,以實現醫院多點聯結后的資源利益共享。
一直持續到現在,心醫國際已經幫助國內各大醫院建立起了專科聯盟、真實診療數據管理平臺、腫瘤MDT模式等各項業務,總計建設和運營的各類醫聯體項目達150余個。邰從越表示,”這一系列的舉措,不僅讓我看清楚了網絡狀的服務模式,更讓我摸索出了賦能醫療的路徑——互聯網、運營和學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