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以“大國計、大民生、大學科、大專業”的新定位推進醫學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在優化醫學學科專業結構,推進醫學與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提升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和醫學科研創新能力等方面做出全面部署。其中,將醫德醫風相關課程作為必修課程,培養仁心仁術的醫學人才的新表述備受關注。
曾益新說,這一指導意見針對性強,比如對住院醫師培訓中住培學員“兩個同等對待”的身份定位等,不僅強調了醫務人員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也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醫務人員的人文關懷,必將為我國醫師隊伍建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給醫學這個古老而崇高的行業帶來新思考。曾益新說,目前全球抗疫形勢依然嚴峻,我國面對長期常態化防控的挑戰和壓力,同時健康中國建設正在全面深入推進,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繼續弘揚飽含人文情懷的抗疫精神,從源頭培養更多具有人文情懷、堪當大任的人民健康守護者。
獲得“人文愛心醫院”“人文愛心科室”“白求恩式好醫生”稱號的先進群體和個人在會上分享了他們的抗疫故事,相關專家學者交流了當前醫學人文建設的實踐和思考。
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齊學進說,從“小湯山”到“火神山”“雷神山”的精神傳承,從百年醫院的奮勇擔當到“白求恩式好醫生”的大愛無疆,中國醫者在疫情大考下顯示出厚植于中華文明血脈深處的人文情懷。中國醫師協會將繼續在全行業推動醫學人文建設,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社會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