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7-04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哺乳動物大腦中普遍存在具有致幻效果的二甲基色胺,而且是自然產生的。這一發現是研究二甲基色胺的第一步,并有助于弄清該物質在人類大腦中的具體作用。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老鼠大腦中能夠自然產生二甲基色胺(DMT),這是人們所熟知的一種致幻物質。而且二甲基色胺自然產生于人類、老鼠等哺乳動物大腦中。
在過去幾年里,來自好萊塢、硅谷等地尋求刺激的人們紛紛前往南美洲參加一種“死藤水療養”,死藤水是南美洲居民使用一種藤本植物的根泡制成具有致幻作用的飲料,他們利用這種致幻藤本植物釀造混合物。依據當地部落居民的傳統,死藤水用于舉行神圣的宗教儀式,喝過死藤水的人會出現短暫的幻覺效應,一些人稱該物質會產生終生影響。
死藤水中導致幻覺的活性成分正是二甲基色胺(DMT),目前,美國密歇根州大學醫學院領導的一支研究小組首次發現,哺乳動物大腦中普遍存在二甲基色胺,而且是自然產生的。這一發現是研究二甲基色胺的第一步,并有助于弄清該物質在人類大腦中的具體作用。
密歇根州大學分子與綜合生理學系博士吉莫·博爾濟吉(Jimo Borjigin)說:“二甲基色胺并不僅僅存在于植物之中,也存在于哺乳動物體內。”據悉,她對二甲基色胺的興趣源自偶然發現,在研究這種迷幻物質之前,她的研究重點是松果腺產生的褪黑激素。
17世紀,哲學家勒奈·笛卡爾(Rene Descartes)聲稱,松果腺是人類靈魂所在之處,松果腺是一種位于大腦深處松果形狀的小型組織。自從松果腺被發現以來,它一直被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松果腺被人們稱為“第三只眼睛”。
現在科學家知道松果腺控制褪黑激素的產生,在調節晝夜節律或者人體內部生物鐘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博爾濟吉在研究過程中,通過整理研究資料,認為松果腺具有一種神秘力量。
這一核心理念可追溯至新墨西哥大學醫學院博士研究員里克·斯特拉斯曼(Rick Strassman)制作的一部紀錄片,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他進行了一項試驗,人類試驗者通過靜脈注射二甲基色胺,并在致幻效果消失后接受采訪。在一份有關該試驗的紀錄片中,斯特拉斯曼表示,他相信松果腺會制造和分泌二甲基色胺。
博爾濟吉說:“我曾自言自語……我研究松果腺這些年了,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觀點。之后我聯系了斯特拉斯曼,希望他提供研究來源,當他承認這僅是一種假設時,我建議一起來驗證這種假設理論。我認為如果二甲基色胺是一種內源單胺物質,使用熒光檢測器可以很容易檢測出來。”
在試驗中研究人員將微透析管通過松果腺插入老鼠大腦,收集了一個樣本,分析并確認了二甲基色胺的存在。該試驗結果發表在2013年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中。
然而,博爾濟吉對此并不滿意,接下來她試圖發現二甲基色胺是如何合成的,以及在哪里合成,她的研究生、論文第一作者喬恩·迪恩(Jon Dean)使用一種叫做“原位雜交”的方法進行了一項實驗,該方法使用標記的互補DNA鏈在組織切片中定位特定的RNA序列。
博爾濟吉說:“通過這項技術,我們發現大腦神經細胞中含有制造二甲基色胺所需的兩種酶,這意味著二甲基色胺并不僅僅存在于松果腺,也存在于大腦其他部位,包括:新皮質,以及對學習和記憶等高階大腦功能非常重要的海馬體。”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科學報告》雜志上。
她的研究工作還發現經歷心臟驟停的老鼠體內二甲基色胺增多。2018年,英國研究人員發表研究報告稱,二甲基色胺作用效果可以模擬瀕死體驗,即人們曾報道稱超越身體進入另一個境界的感覺。
博爾濟吉希望深入探索大腦自然產生的二甲基色胺的作用,以及它在正常大腦功能中所具備的重要意義。我們并不知道大腦中是如何產生二甲基色胺,我們只是說,我們發現了大腦中產生該化學物質的神經元,它們的水平與其它單胺類神經遞質十分相似。
來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