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3-06
健康時報記者日前通過走訪、調查北京多家三甲醫院發現,在北京做腸鏡檢查特別是無痛腸鏡,等待時間少則數月、多則半年,最長甚至需要等待一年半的時間。 伴隨著腸癌高發和預防意識的提升,腸鏡檢查的需求也在逐步攀升。一方面,患者往往需要等待過長的時間,另一方面,各醫院消化內科內鏡檢查也在開足馬力、加班加點、高負荷工作。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多位內鏡專家認為,應當綜合解決、對癥下藥。 每年1億國人需做腸鏡 最長已排到2020年 在北京朝陽醫院,68歲的朱女士(化名)手中拿著包括預約單、知情同意書、病歷本、化驗單等等在內的一沓厚厚的資料,在隊伍中張望著,等把資料上交預約窗口護士后,她便可以去服藥候診、進行檢查。 朱女士在2018年10月15日,預約到了2019年1月底的無痛腸鏡檢查,最終通知讓來檢查的時間,是2月22日,前后共花費了4個多月的時間。 盡管時間也并不短,但相對于春節后的預約患者來說,朱女士卻仍算幸運。 記者在2月28日來到北京友誼醫院門診樓一層胃腸鏡預約中心,看到一張預約流程提示單,上面標注著當天普通腸鏡已預約到4月25日,而無痛腸鏡已預約到了今年的12月9日。 “想做無痛腸鏡的患者本身比普通腸鏡要多,每例無痛腸鏡檢查時間又比普通腸鏡更長,患者排隊的時間也就更久。”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吳詠冬副主任介紹說。數據顯示,2月27日,北京友誼醫院內鏡中心共計檢查、治療196人次,其中普通胃鏡檢查34人次,普通腸鏡檢查25人次,無痛胃腸鏡90人次,內鏡治療16人次……胃腸鏡檢查量占據檢查總量76%左右,其中無痛胃腸鏡檢查占據近46%。 健康時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14家三甲醫院,也發現了相同的情況:各醫院預約普通腸鏡檢查平均等待時間為20天,超半數醫院需等待1個月及以上;等待時間最短的為1周左右,等待時間最長的為2~3個月。 而無痛腸鏡預約檢查等待時間會更長,多數醫院需等待3~4個月,還有部分醫院需等待9個月,最長甚至一年半左右。 “沒想到,預約腸鏡要等這么久。”不少患者對此表示不解。 健康時報記者綜合調研發現,這種現象和當下公眾對腸鏡的強烈需求有關。 “我前幾年體檢查出有息肉,醫生說不是大問題,但提醒說定期體檢。”50歲的王女士向記者介紹,因為擔心息肉癌變,所以每隔一兩年就會做一次腸鏡檢查。 “總覺得肚子不舒服,想做個腸鏡檢查,看看有沒有大問題。”一位年輕的患者向記者介紹,平時喜歡看一些養生科普內容,覺得排查一下比較放心。 此外,還有很多患者在別的地方做了檢查有些問題,想再次就診確診的;也有家族遺傳史需要定期篩查的患者。 解放軍總醫院消化內科楊云生教授介紹,隨著我國老齡人口化,老年人及45歲以上查體人群在增加,患者也隨著經濟條件的提升要求更舒適的就醫體驗等因素,對腸鏡特別是無痛腸鏡的需求在增加。 “近些年,做胃腸鏡體檢的人數在井噴式的往上增長。”北京同仁醫院消化科主任張川在談及腸鏡檢查需求時如是形容。 “我國14億人口,按照每年10%的百姓需要做胃腸鏡檢查,也有1億人以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會長、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院士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表示。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2019年發布的《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顯示,2015年我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為38.8萬人,在全部惡性腫瘤中位居第3位。結直腸癌死亡患者18.7萬人,死亡率居第5位。這意味著平均每天超過1000人確診為結直腸癌,每天死亡512人,每3分鐘就有1人死于結直腸癌。 而結直腸癌的早篩、早診、早治非常重要,是預防的最主要方式。2017年發布的《中國大腸癌流行病學及預防和篩查白皮書》指出,結直腸癌如能早期診斷,可提高結直腸癌患者生存率,早期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超過90.0%。 “篩查結直腸癌,腸鏡檢查被稱為是結直腸癌篩查的金標準。由于結直腸癌發生發展過程較長,從增生性病變到腺瘤、癌變、臨床期癌以致晚期腫瘤,大約需5~10年時間,因此有足夠的篩查、預防機會。”北京朝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郝建宇介紹。 或許公眾對腸鏡檢查的需求太過旺盛,此前各醫院的腸鏡設備存量及醫護人員數量明顯滯后了。 內鏡醫生缺口大 百萬人口僅有醫師不足20人 解放軍總醫院楊云生教授介紹,無痛內鏡團隊,需要麻醉醫師、內鏡醫師、護理等技術隊伍共同組成。與日益增長的檢查需求不相匹配的是,我國內鏡醫生不足,麻醉醫生也不足,還有醫院醫療設施增量也跟不上需求的增加。 記者走訪北京友誼醫院內鏡中心,里面嵌套有胃鏡檢查室、腸鏡檢查室、治療室等,醫生正在忙碌地為患者進行檢查、治療。 北京友誼醫院消化病科吳詠冬副主任說,“我們的消化科醫生早上查完房后,一半時間在出門診,一半時間去內鏡中心,患者有很多,但我們醫生確實不夠用,每天都非常忙。我們也希望能夠擴建醫院的內鏡中心,增加設備、醫護人員等,讓患者少等一些時間。” 而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每年接待胃腸鏡檢查治療的患者超過13萬人次,平均每天有500人次的檢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介紹,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的醫護人員每天早上7點就開始胃腸鏡檢查,而晚上則要到10點以后才結束。 “從中國的人口基數、高危人群比例、老百姓檢查意愿來講,大約需要35萬消化內鏡醫師,而目前中國內鏡醫師不足4萬,這個缺口是非常大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介紹,2012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有26000個消化內鏡醫師,而當年大概進行2800萬例胃腸鏡檢查,平均到每個醫生,大概每人做了一千例左右,這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極限。 李兆申院士在《中國消化內鏡雜志》“中國消化內鏡技術發展現狀”一文中指出,對我國31個省市進行普查發現,全國共有6128醫療機構開展消化內鏡診療,共計26203名消化內鏡醫師和14532名消化內鏡護士,每百萬人口僅擁有消化內鏡醫師19.59人,而在日本,每百萬人口擁有消化內鏡醫師數為262人。 楊云生教授表示,內鏡檢查是介入性操作,技術和安全性要求高,醫生的培訓周期較長。無痛胃腸鏡診療對內鏡醫生的要求要高于普通胃腸鏡檢查。 “培養一個合格的消化內鏡醫生需要不下十年的時間,而且需要一直不斷地學習、培訓。”北京友誼醫院消化病科吳詠冬副主任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楊愛明介紹,由于無痛腸鏡檢查需要麻醉醫生通力配合,麻醉醫生短缺也是造成腸鏡檢查難的一大因素。 “一般,做普通腸鏡檢查需要10分鐘~20分鐘即可,但無痛腸鏡檢查卻可能需要20分鐘~30分鐘。”北京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沈晨介紹。進行無痛腸鏡檢查前,需要麻醉醫師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是否可以進行全麻,待評估通過后,由有經驗的麻醉醫師靜脈注射麻醉劑,幾分鐘后患者進入睡眠狀態,再由內鏡醫生開始進鏡檢查。檢查中,麻醉醫師需隨時根據患者反應間斷性追加藥物,確保操作過程中病人無知覺,操作結束后還需將患者推送至清醒區,等待患者完全清醒。 健康時報此前刊發《8萬麻醉醫生管理13億國人》一文提及,截至2017年,我國麻醉醫生從業人數約8萬人,每萬人擁有麻醉醫生0.6人;美國人口數量為3億人,麻醉醫生從業人數卻有10萬名,每萬人擁有3名麻醉專業人員。按照歐美麻醉醫生的標準,中國至少還應該配備40萬名麻醉醫生。 “有資質的麻醉醫生在各級醫院都緊張,目前主要保障外科手術;無痛內鏡,一個內鏡操作間就需要一個麻醉醫師,還有麻醉后復蘇監護等,我們內鏡中心每天就需要十幾個麻醉醫師,數量很大。”楊云生教授介紹。 基層醫療認可度低 地方三甲醫院等待期僅為1~2天 不同于北京市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場景,健康時報記者針對11家京外醫院進行的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三甲醫院里,普通腸鏡等待期僅在1~2天,無痛腸鏡不超過1周。 “提前一天做好腸道準備,第二天就可以進行普通腸鏡檢查;無痛腸鏡需要和麻醉室提前溝通,醫生有時間就可以做。一天也就在3~4例左右。”河北省邢臺市中醫院于立友醫生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江蘇省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湖南省腫瘤醫院等多家醫院均可在1個月之內進行無痛腸鏡檢查。“在北京做胃腸鏡檢查的患者中,有不少是從河北、遼寧、內蒙古等周邊省區過來的,北方地區的患者不少扎堆來北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吳詠冬介紹。 為什么患者寧愿等幾個月甚至半年時間,也要在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等知名醫院進行檢查?記者在北京友誼醫院隨機詢問數十位患者,回答大多類似:“因為這里是消化領域比較權威的醫院,比較放心。” “都是做腸鏡檢查,但是不同的醫生看到的內容也可能不同,所以,有部分患者很可能在其他醫院做過檢查,覺得不放心,就又會來三甲醫院做檢查;還有一些患者舍近求遠也要來大醫院,這些都會增加患者排隊等候的時間。”北京同仁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張川談到。 對此,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強調,“普通胃腸鏡檢查不應該集中在三甲醫院,而是應該下沉到基層。大醫院內鏡中心應該處理疑難病癥。”而要解決目前供求失衡的情況,就要加強基層醫院內鏡室建設,對基層醫生進行培訓,縮小地區醫療水平的差異,均衡各地內鏡發展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楊愛明介紹,腸鏡檢查下沉到基層是發展趨勢,但腸鏡特別是無痛腸鏡會有一定風險,特別是對于高齡、有心臟或腦血管疾病患者,檢查時心腦血管等風險會增加。因此,必須要進行嚴格培訓,在保證安全前提下進行。 而就北京地區而言,“北京地區三級甲等醫院腸鏡檢查整體水平相差無幾,也可以互相認可。”北京朝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郝建宇談到,如果在一些醫院等待期過長,也可考慮到等待期較短醫院進行初步檢查,如檢查發現問題或檢查無問題身體仍舊持續出現癥狀,再到自己想去的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在記者調查的北京市14家三甲醫院當中,也不乏一個月之內可進行無痛腸鏡檢查的知名三甲醫院。其中,解放軍總醫院消化內科是目前調查中北京地區無痛腸鏡預約等待期最短的知名三甲醫院。 解放軍總醫院消化內科楊云生教授介紹,內鏡預約時間長是個長久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困難,解放軍總醫院盡最大資源量來進行緩解。這些年,內鏡中心先后擴大三次,目前消化內鏡中心有30個操作間;醫院同時新增了無痛操作間和麻醉科增加麻醉醫師等,專門用于緩解無痛胃腸鏡檢查需求。 同樣,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也得益于高效的團隊管理。內鏡中心和麻醉科協作較早,合作默契;有超過百位進修醫生和30多位內鏡中心醫生共同進行操作;為了方便患者,中心每天早上7點就開始胃腸鏡檢查,而晚上則要到很晚才結束;此外,為了減少患者等待時間,中心還采取分時段預約制,以提高檢查效率。 記者了解到,北京同仁醫院亦莊院區也將擴建內鏡中心,比現有規模擴大4~5倍,而且內鏡檢查設備也會相對充足。屆時,患者可去那里就診。 此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指出,要解決腸鏡檢查排隊久的難題,可以將患者分層,采用適合自己的篩查方式,引導老百姓精準就醫,讓胃腸鏡檢查成為患者檢查的最后一個關口。 目前除醫院外,一些體檢機構也可進行腸鏡檢查。健康時報記者咨詢了解到,慈銘體檢集團、愛康國賓體檢中心可進行無痛腸鏡檢查,等待時間約為2~7天,費用在1500~3980元不等。膠囊內鏡一般在1~3天即可進行檢查,上海安翰醫療技術有限公司VIP體驗中心、美年大健康、民眾體檢中心均可提供此項服務,費用在3600~4500元之間。 楊云生教授提醒,目前要理性看待腸鏡檢查等待期較長的現象。內鏡檢查需充分時間發現病變或治療病變,不是時間越短越好,不能以犧牲質量為代價來提高數量或縮短等候時間。(記者 齊鈺 毛圓圓 尹薇 徐婷婷 田茹) 參考文獻: ①鄭榮壽,孫可欣,張思維等.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J].中華腫瘤雜志,2019,41(1):19-28 ②Siegel RL,Miller K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7[J].CA CancerJ Clin,2017,67(1):7-30. ③NCCN Guidelines Version 1.2018 Table of Contents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2018[J]. NCCN C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④中國消化內鏡技術:從引進到引領.倪偉波.SCIENCE NEWS.2017(7
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