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12-25
科技日報廈門12月24日電 (柯懷鴻 記者謝開飛)廈門大學夏寧邵團隊采用新興的結構疫苗學方法,獲得了只需要七種類病毒顆粒就能覆蓋二十種HPV病毒型別的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為研制覆蓋所有高危型別HPV的第三代宮頸癌疫苗奠定了關鍵技術基礎,敲開了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研制大門。日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上。
宮頸癌主要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提高宮頸癌疫苗預防效果的傳統方式是增加HPV類病毒顆粒的種類,從而“一對一”地預防更多的HPV病毒型別。現有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宮頸癌疫苗,均使用類似于HPV天然病毒顆粒的“類病毒顆粒”作為疫苗抗原,其中九價疫苗可預防約90%的宮頸癌,但仍有與另外近10%宮頸癌相關的HPV型別沒有得到覆蓋。同時,如果按傳統方式研制第三代宮頸癌疫苗,會面臨疫苗接種劑量大、潛在副反應大、生產工藝難度大等問題。
夏寧邵研究團隊采用了新興的結構疫苗學方法,開展第三代宮頸癌疫苗設計。他們比較了HPV病毒顆粒的結構特征和病毒在進化過程中的親緣關系,發現親緣關系較近的HPV病毒顆粒在結構上擁有共同的骨架和不同的外在細節形貌特征,進而通過結構設計使一種HPV類病毒顆粒同時具備了三種HPV病毒顆粒的外在細節形貌特征,獲得了只需要七種類病毒顆粒就能覆蓋二十種HPV病毒型別的第三代宮頸癌疫苗,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一種HPV類病毒顆粒具有同時保護三種HPV病毒型別的功能,在增加疫苗可預防病毒型別的同時,減少了疫苗抗原所需的類病毒顆粒的種類。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