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12-19
12月5日,美國貝勒醫學院和康奈爾大學等科研人員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Dna2 nuclease deficiency results in large and complex DNA insertions at chromosomal breaks”的文章,通過對Dna2核酸酶缺乏的酵母突變株的研究,發現Dna2核酸酶缺乏導致染色體斷裂處的大而復雜的DNA片段的頻繁插入,破壞了染色體的穩定性。
可移動元件、線粒體DNA和核染色體片段在DNA雙鏈斷裂處(DSBs)的插入威脅著基因組的完整性并常見于癌癥。染色體片段插入V(D)J重組位點可促使產生多樣化的抗體,染色體片段插入的起始和阻止這種插入的機制目前仍然不清楚。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當酵母缺乏進化上保守的Dna2核酸酶時,該突變株顯示出DSBs處頻繁插入長度大約0.1-1.5kb的序列,其中包含許多由多個DNA片段連接而成的序列。對約500個DNA插入序列的測序結果顯示,這些序列8%來源于Ty反轉座子,15%來源于核糖體DNA(rDNA),其余來源于整個基因組,主要是復制起點、R環、著絲粒、端粒或復制叉障礙區等脆性區域。由于插入片段不會在其原始位點丟失,因此出現了很多重復。這些重復取決于非同源末端連接(NHEJ)和POL4。研究人員預測任何細胞只要具有線性的染色體外的DNA片段,類似的DSBs處的DNA插入就均有可能發生。該研究為缺乏負責清除外來DNA的先天免疫系統組分的癌癥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摘譯自Nature, Published: 05 December 2018)
來源: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