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思瑋發布日期:2018-11-29
前不久,記者從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臟外科獲悉,該科室使用微創心脈的HT-LP支架成功為一名97歲患者實施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TEVAR手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目前已經出院回家修養。據悉,這是目前國內有報道的接受TEVAR手術年齡最高的患者。
患者袁姓老太太有30余年高血壓史,本月初因腹部撕裂樣疼痛被連夜送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急診,CTA檢查顯示為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極其兇險的主動脈疾病,它一旦形成會導致動脈壁變薄變脆,甚至一個咳嗽都有可能讓動脈破裂。而一旦主動脈破裂,血液就會直接涌入胸腔、腹腔甚至心包,引起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導致患者出現休克甚至死亡。這種疾病如不及時治療的話,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目前國內接受手術的夾層患者年齡集中在50~80歲,鮮有90歲以上患者。
一般來說,治療主動脈夾層有傳統外科治療和微創傷治療兩種術式。傳統外科治療為開胸手術,用人工血管置換病變的血管。行外科手術時,需要全身麻醉,體外循環,手術時間約4~5小時甚至更長。手術創傷大,失血多,并伴有相對較高的各種并發癥。
考慮到患者的身體狀況,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臟外科科室主任龐昕焱決定采取微創手術為患者進行治療。“微創傷手術通過將覆膜支架用輸送器經股動脈置放在夾層部位,使支架的兩端緊密、牢固地支撐在兩端的正常動脈壁上,將夾層與血液循環分離,從而實現腔內隔絕的目的。”龐昕焱說,與傳統的外科手術相比,微創傷腔內手術僅需6~8mm的切口,并發癥相對較少,患者耐受度高。
同時,因患者年齡較高,入路動脈較為狹窄、部分鈣化的情況。龐昕焱選擇了微創心脈的HT-LP支架。該支架輸送器外鞘直徑只有18F,將入路血管要求降低至6mm,是目前市場上外鞘直徑最小的胸主動脈覆膜支架輸送系統,對動脈入路狹窄的亞洲高齡女性患者有獨特的優勢。除此之外,這款支架輸送外鞘上外涂親水涂層,降低了入路阻力,使整個輸送系統的導入更順滑,支架采用軟鞘跨弓的過弓方式,減少對弓部血管的損傷,裸段后釋放設計讓支架定位更為精準。
據悉,整個手術歷時不到1個小時。術后造影顯示,支架定位精準,假腔被有效隔絕,手術成功。(張思瑋)
來源: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