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6-14
視覺是通過位于眼睛視網膜上的特殊神經元對光線做出反應并向大腦發出信號而產生的。當神經元停止正常工作時,眼睛就會失明。俄新社近日發布消息稱,俄羅斯科學家在實驗室開發出一種能恢復視力的藥物,可讓因視網膜喪失光敏感性而致盲的患者重見光明。
早在1999年,英國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弗朗西斯·克里克就曾提出將光敏蛋白嵌入神經元并實現光控的觀點。六年后,光遺傳學誕生,科學家開始克隆能制造光敏蛋白的基因。
2017年,由莫斯科大學、俄科院生物有機化學研究所和俄科院高級神經活動與神經生理學研究所光遺傳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開始聯手研制恢復視網膜光敏感性的藥物——能夠貼附在活細胞遺傳裝置周圍并組織光敏蛋白“工廠化”生產的核苷酸序列。這種遺傳結構能夠將人造病毒傳送到指定位置。人造病毒雖無法自我復制、卻能穿過細胞,但無法穿透肌肉和結締組織??茖W家將具有上述遺傳結構的藥物注射到實驗用嚙齒動物的盲眼中。兩周后,實驗小鼠開始能夠區分光影,也就是說能判定方位,但看不見物體和顏色。通過一次注射藥物,視力就能得到部分恢復,其應用前景十分令人期待。
據介紹,一個人的用藥量僅需0.001毫升,一個科學實驗室能夠輕松制取所需劑量的藥物。因此,該藥物并不需要大規模投產,從而大大簡化了投放市場流程。
研究小組顯然不滿足于已取得的成果,近期已啟動新藥開發和隨即開展的動物(小鼠)實驗計劃。對于成功進行小鼠試驗的藥物,仍需要進行多次反復驗證和臨床試驗。上述全部工作將在2019-2020年間完成。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已經掌握的技術正處于面臨科學突破的邊緣。
來源:中國醫學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