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6-12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腫瘤專業質控中心主任、國家癌癥中心主任赫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消化內鏡專業質控中心主任李兆申、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鄭哲分別就我國腫瘤診療、消化內鏡質量及心血管病發布相關情況。
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近10年提升10%。2014年,我國腫瘤新發病例約380.4萬,約占全球癌病發病的22%,發病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死亡約229.6萬,占全球死亡的2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腫瘤規范化診療和質控工作不斷加強。國家腫瘤質控中心成立以來,著力提升腫瘤規范化診療水平,致力于建設國家、省、市三級腫瘤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積極推動省、市腫瘤質控中心的成立,目前已經建立了28個省級質控中心,地市級質控中心也在陸續成立。各中心在提高醫療質量以及保障醫療安全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國家腫瘤大數據平臺正在建設,已經連通14家省級腫瘤醫院,收集了150余萬腫瘤住院患者診療數據,這將使腫瘤質控工作更加精準。
腫瘤治療新技術不斷發展,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能力不斷提高。近些年來,醫療創新技術的應用明顯提高了腫瘤診療水平,以胸腹腔鏡、機器人為代表的微創外科技術,廣泛用于肺癌等常見惡性腫瘤的治療,顯著減輕了患者創傷、提高了療效。三維適形、調強、圖像引導、立體定向等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療定位與照射的精準性,使鼻咽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生存率提高了約5-10%。
高通量基因測序、液體活檢、藥物濃度監測等新技術的應用和分子靶向藥物的使用,促進了臨床精準用藥,有效提高了晚期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存期。外科、化療、放療、靶向和免疫治療在內的多學科治療模式的應用,也顯著提升了診療效果。
基層醫院逐漸承擔常見腫瘤的診療工作,診療能力提升尤為重要,為此我們積極推進多種形式的腫瘤醫聯體和專科聯盟建設,在基層醫療機構推動防控關鍵技術的應用,幫扶基層組織專科建設和發展,通過直接派駐專家開展專科門診和多學科診療等機制,為患者服務的同時,從根本上提升了基層腫瘤診療能力。
腫瘤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國家癌癥中心已建成腫瘤登記監測點574個,覆蓋人口4.3億,約占全國人口的31.5%,定期發布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隨著我國醫療質量和診療能力的提升,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已從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其中上升較為顯著的有:子宮體癌,由55.1%上升至72.8%;甲狀腺癌,由67.5%上升至84.3%;宮頸癌,由45.4%上升至59.8%;骨腫瘤,由17.1%上升至26.5%;食管癌,由20.9%上升至30.3%,某些腫瘤的五年生存率已高于美國等發達國家,如食管癌,美國同期僅為20%,按發病人數計算,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淋巴瘤占到所有兒童腫瘤的66.2%,我國兒童惡性腫瘤的整體五年生存率為72%左右,略低于美國的78%。其中白血病70.5%、中樞神經腫瘤69.9%,接近美國74%和72%的水平。
雖然我國的腫瘤五年生存率已經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整體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間。下一步,國家癌癥中心和國家腫瘤質控中心將繼續加強腫瘤質控和規范化診療工作,推動腫瘤分級診療體系的落地,推廣腫瘤治療新技術的應用和加速新藥研發進程,不斷提高各級醫療機構的腫瘤診療水平。
我國消化內鏡診療例數世界第一。消化內鏡技術已經成為目前臨床上不可缺少的一個對胃腸疾病和膽胰疾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得到了廣大病患或者是臨床工作人員的歡迎。
盡管我國的消化內鏡發展起步較晚,但國家非常重視這部門的工作,從一開始引進和發展消化內鏡技術得到政府各級的關心,尤其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對醫療消化內鏡的大力投入,消化內鏡也發生進入了快車道,我們經常講消化內鏡技術過一直在別的國家后面跑,前幾年我們到了并跑階段,現在可以自豪的說中國消化內鏡無論從治療還是研發,已經到了一個領跑的水平。
從2012年開始到現在做了一個中國消化內鏡的統計,從數據可以看到中國消化內鏡的速度和質量,2015年的時候國家有6000多醫療機構開展內鏡,全國將近3萬名消化內鏡醫生可以做內鏡,同時有將近2萬名護士負責內鏡的一些護理工作,一年能完成將近3000萬例次的消化內鏡的檢查,診療的例數世界第一,救治了大量的病患,也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影響。
我國的消化內鏡無論從專業角度還是操作復雜等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在初期的時候我們國家消化內鏡稀缺,沒有培訓體系,而且普及率不是太高,也存在著一定的漏診率甚至發生一些并發癥。很多病人告訴我,做內鏡特別害怕,還有就是對內鏡的安全有一些恐懼感,害怕交叉傳染。為此,前幾年在國家衛生部領導高度重視下,消化內鏡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振興,實施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檢控,狠抓落實,取得了一些成績。
第一個是加強了頂層設計,出臺了一系列的關于消化內鏡技術的管理規定,為提升我國消化內鏡診療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應該說進一步細化了消化內鏡的管理規范,實現了我國消化內鏡質量的全過程的一個監控。
第二個是建立了國家消化內鏡的質控體系,為開展消化內鏡質量控制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我國消化內鏡質量工作開始都是依托協會或者學會,2015年的時候組織成立消化內鏡質控專家組,2017年成立國家消化內鏡質控中心,同時責成各省市、自治區要成立不同級別的質控中心,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家絕大多數的城市都有了相關的質量控制體系。同時,搭建了消化內鏡質控的大數據網絡平臺,初步實現了診療分級的實施填報。
第三個是開展了系統調研,為提高我國消化內鏡質量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督導依據。2016年開始,國家消化質控中心每年組織全國消化內鏡質量控制的普查,并進行實時的抽樣調研,在新機制上形成了調研報告5次,制定行業指南和規范有12個,并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消化內鏡質控標準,在全國推廣應用。各省市質控中心開展質量普查加起來有200多次,通過調研發現標準和指南得到了充分的落實,到目前為止我國消化內鏡質控督查已基本實現了常態化、制度化,覆蓋了全國各級醫療機構。
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國消化內鏡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可以說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比如消化內鏡里操作難度的胰膽管造影術和超聲內鏡。目前我國的成功率達到了95%,應該說跟美國等發達國家相同,且消化內鏡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其他國家。2016年美國發生了一個震驚世界的事,因為ERCP檢查發生超級細菌感染,導致5人死亡。我作為國家消化內鏡質控中心的主任很擔心,在全國5個省市將近100家醫院進行飛行檢查,沒有一例不合格。
我們過去醫療器械基本靠進口,近幾年來,我國消化內鏡器械的自主研發力度逐漸加大,尤其以遙控膠囊為代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得到了習總書記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和肯定,可以進行胃腸道無痛苦檢查。
消化內鏡取得了很多的成績,但是我們還應該更加努力,我們接下來在這幾個方面要加強,首先就是內鏡技術要深入基層,要進一步關注基層,重心下移,關口前移。還有我們要繼續加強規范培訓,尤其是腫瘤的篩查,我們一定要結合篩查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提早期診斷的能力。
我國心血管病人數達到2.9億。我國心血管病發病率和上升率都在呈上升的趨勢,估計我國心血管病人數達到2.9個億,心血管外科是治療冠心病、心臟病的主要治療方式,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整個心血管病外科的隊伍在不斷壯大,能開展心血管外科手術的達到484家,到2016年達到了723家,數量增加了接近一倍,醫療的可及性明顯提高,診療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心血管外科領域最大的是一個先心病,占30%以上,這幾年我們對復雜先心病的診治能力在明顯的提升。其中一個手術叫雙根部調轉手術,這個手術是由我們國家發明,在國際上得到認可,并且列到了美國醫生的繼續教育的課程里。
搭橋手術也是一個治療冠心病的非常重要的手術方式。從一些數據來看,搭橋手術的成功率在明顯的提升,住院的天數在縮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改變。最近一個研究發表在國際醫療雜志上顯示,我們國家的醫院和美國同樣的醫院相比,我們病人住院的死亡率和并發癥的發生率和美國是一樣的。現在很多人講做一個手術是不是要到國外去做,其實大可不必,在國內同樣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比如像心臟移植,隨著我們國家器官捐獻工作開展的越來越好,所以心臟移植開展的數量也是在不斷地提高,在2017年完成了442例心臟移植,尤其是我們存活率比如早期的手術的存活、一年的存活率、五年的存活和十年的存活率,都比國際平均水平高10到15個百分點。
另外,剛才郭局提到的人工心臟,是心血管領域里的技術含量最高的一個方面,以前完全由歐美來進行,我們國內基本沒有可以用的,最近我們完全自主研發了新型的人工心臟用于臨床,昨天在《焦點訪談》里有一個病人是一年前搶救治療的,他現在可以自己開車,生活的非常好。這體現了我們的進步。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技術,比如把外科技術和介入技術結合起來,我們就叫雜交技術,原來是認為很危重的病人,通過創傷相對比較小的辦法進行很好的治療。
總體來說,心血管外科的發展,從上個世紀來說還屬于叫跟跑,因為更多的時候是很多醫生到國外學習,回來開展一些技術。到現在我們從并跑到部分技術的領跑,有些技術我們可以說超過了國外。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以前我們更多的是到國外學習,現在實際上我們接受大量的來自國外的醫生到中國學習,包括歐洲、美洲的一些國家的醫生。以前我們認為那些國家的水平很高的,但是現在反過來他們到我們這邊來學習。
但是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也要注意到的是,可及性在增強,但是在同質性上,雖然一些大的醫院水平很高,但部分中小醫院的水平與之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全國的質控工作。2017年,國家心血管病質控中心進一步加強全國心血管專業的醫療質量管理和控制的工作,這個工作進一步聯合各省級質控中心構建國家省級醫院三級質控中心,搭建全國信息化質控平臺。同時我們又建立科學明確的質量控制指標,進行心血管專業全國質量和控制工作,力求提高整個專業尤其心血管外科診療的同質性。
未來心血管外科繼續以品質和創新為目的,加快新的技術的創新和轉化,為我們國家心血管外科患者提供最佳的診療服務。
來源:人民網-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