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規模投資線上醫療之后,騰訊的布局開始轉向線下,5月16日,騰訊旗下企鵝醫療宣布與香港醫思醫療集團(02138.HK,簡稱“醫思醫療”)達成合作,雙方打算共建診所,打造一體化醫療服務閉環。
“如同新零售的打法一樣,在布局完線上醫療之后,目前需要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將線上流量導流到線下,做到醫療領域的深入連接,不僅是騰訊,阿里、百度包括京東后面也會這么做。”中泰國際研究部副主管趙紅梅向時報君表示。
香港會成為BATJ等互聯網巨頭線下醫療生態布局的試驗田?
騰訊搶占賽道,布局線下醫療
5月16日,騰訊旗下的企鵝醫療宣布跟醫思醫療合作,雙方共同在港合建診所,打造一體化醫療服務閉環。
根據協議,企鵝醫生將為醫思醫療相關產業板塊提供整體醫療綜合管理系統、醫療管理云服務系統、健康管理IT系統及品牌授權,本次合作將醫療AI為基礎,覆蓋綠色通道及進行境外醫生與境內會診合作。
公告顯示,企鵝醫生在北京、成都、深圳建設3家診所,預計3年內將開設300家直營診所,連接3000家聯盟診所,投放30000臺共享健康檢測終端。消息一出,醫思醫療股價當天大漲61.73%。
不僅僅是企鵝醫生,騰訊旗下另一子公司微醫也在香港線下醫療診所再下一局。5月17日,茂宸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0273.HK)宣布,集團旗下輔助生殖醫療專科寶德醫務將與香港婦產科中心The Women's Clinic合并,共建輔助生殖醫療集團。同時,微醫入股并成為新IVF醫療集團的戰略股東。據悉,此次合作是微醫在中國大陸以外的首個投資項目。
對于騰訊的這一布局,智通財經首席分析師謝俊在接受時報君采訪時表示,騰訊的核心就是連接,連接一切,線上導流,對投資企業賦能,從投資角度來講,目前香港醫療企業估值都很低,而且人口基數擺在那里,已經觸及天花板,所以并沒有很高的估值。這個時候騰訊帶著資本進入,然后提供AI技術、終端醫療設備等,將線上流量分流線下,如果能在香港走出一個線下診所的新模式,打造一個離境醫療服務診所,并在內地不斷去滲透,這個想象的空間就很大了 。
今日,騰訊正式向醫院管理者發布其最新醫療AI引擎——騰訊睿知。這是一款疾病預判的AI引擎,目前主要的應用場景是智能導診,即通過人機對話,患者能找到最合適的醫生,醫生也能篩選出與其專業方向匹配的患者,從而實現對疾病及病程的預判。
但有一點,無論醫療AI引擎有多黑科技,病人也不能通過對話就能治病,治病還需要線下實體門店,因此將線上流量分流到線下,最終實現醫療領域的線上線下結合,這是大的趨勢,其打法跟新零售如出一轍。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騰訊投資的35個互聯網醫療項目中,24個為國內項目,11個海外項目(其中9個為美國項目,2個為印度項目 )。
(騰訊在中國投資的醫療健康項目列表 ,圖片來源:科技蛙)
(騰訊在海外投資的醫療健康項目列表,圖片來源:科技蛙)
香港是否會成為BAT線下醫療生態試驗田?
目前國內醫院還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公立醫院為主,運作模式早已定型,人們對私人診所的不信任感,導致BAT這些巨頭在國內線下醫療布局上并不順利。醫思醫療的公告就顯示,企鵝醫生在全國只有3家線下門店,港股專家王雅媛認為,企鵝醫生國內線下醫療診所難以擴張,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難以獲得優秀的醫生加盟;二是目標客戶少,由于企鵝醫生是民營,無法走醫保,所以客流量難以大幅提高;三是收費昂貴,只能服務于注重醫療服務體驗的高端人群。
王雅媛進一步稱,早于2015年,互聯網醫療的先驅春雨醫生就試水線下診所業務,但到了2016年中就決定逐步收縮,主要問題就是:
1、 春雨并非開門迎客的診所,而是為春雨醫生線上的用戶,尤其是購買了“私人醫生”服務的用戶服務的,但這部分用戶的需求不足以支撐線下診所的常規運營。
2、 線上免費問診的用戶,轉化為線下合作診所用戶的流程太長,線上客流轉化率有待提升。
3、 不能走醫保報銷,導致客流量不大。
4、 國內醫療機構改變商業模式動力不大,依然以政府為主導。
而對岸的香港就不一樣了。中泰國際研究部副主管趙紅梅向時報君表示,香港是亞洲醫療最發達的地區,分流非常成熟,無論是政府主導的公立醫院,還是私人主導的私立醫院,或者是私家診所,目前香港約有1.2萬名醫生,40%在公立醫院和機構任職,60%則選擇到私營醫院或自己開診所,香港的私家診所至少有4000家。
因此,香港私家診所的存在,給在大陸發展受阻的互聯網巨頭們點燃了希望。趙紅梅稱,騰訊通過旗下投資的醫療子公司跟香港醫療集團合作,共建診所,更容易打造智慧醫療閉環,如果這個模式在香港行得通,那通過復制香港的經驗,在內地開分店,逐漸滲透,對于雙方來說都是互惠互利的。
所以說,香港有望成為醫療新生態的試驗田。而香港的醫療機構,也有望借此機會爆發,這是一個關于醫療線上線下結合的新機遇。
既然騰訊都布局了,又怎么能少得了阿里和百度。
比如支付寶早在2015年5月推出“未來醫院”的計劃,把原本在醫院內進行的付款、掛號、劃價等功能,轉移到支付寶的服務窗內。而支付寶“未來醫院”就是為了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優化現有醫療資源配置。
阿里健康還和武漢中心醫院合作,成立了第一家網絡醫院,試點地區的居民可以通過網絡遠程向醫生問診,醫生確診后,開出電子處方,處方藥通過線下簽約的藥店,非處方藥則通過電商平臺,最終快遞送到用戶手中。
在醫院端,阿里入股了恒生電子旗下互聯網醫療子公司恒生蕓泰 、戰略投資華康醫療;在健康管理端,戰略投資了U醫U藥、尋醫問藥網。在智能設備端,大刀闊斧與上市醫療醫藥公司合作,包括在智能移動醫療設備與魚躍醫療合作 ,在醫療影像領域入股萬東醫療 ,與迪安診斷在體檢檢測領域戰略合作,足以可見阿里對醫療領域的重視。
百度互聯網醫療生態以大數據資源和處理能力為核心。在醫院端的布局有朗瑪信息、趣醫網和醫護網;在健康管理領域推出了百度醫生,并收購了拇指醫生,與阿里和騰訊不同的是,百度在醫生應用領域比較重視,目前已退出百度醫圖。
“所以說,香港的線下醫療診所,不管是公立還是私立,都有很大的前景可挖,在前景向好的消費領域,阿里百度絕不會把市場讓給騰訊。”趙紅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