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4-12
中國科技網訊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變性疾病,這種疾病會讓患者逐漸喪失自主行動能力,給患者本身和整個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
據了解,在我國50歲以上的人群當中,帕金森病的發病率為1%。目前我國正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老人的數量在逐步增加,發生帕金森病這一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人也漸漸增多。如何正確的認知和治療疾病,就成為了所有帕金森患者和家屬共同關心的問題。
“在眾多的治療方式中,腦起搏器(DBS)手術是治療中晚期帕金森病的重要手段。”在4月7日舉行的第七屆清華腦起搏器論壇上,清華大學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李路明教授介紹,通過植入體內的腦起搏器,刺激腦內控制運動的相關神經核團,抑制引起帕金森癥狀的異常腦神經信號,從而全面控制帕金森病癥狀,使病人恢復自如活動和自理能力,腦起搏器是近30年來帕金森病治療的新里程碑。
李路明教透露,由清華大學研制,北京品馳醫療設備公司生產的“腦起搏器”,2016年清華腦起搏器拿到歐盟CE認證,2017年成功實現走出國門,并在數個國家開拓了市場,目前在全國150家醫院植入腦起搏器近萬例次,并率先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遠程程控,使患者在基層醫院就能享受到專家的治療服務。同時,清華大學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還不斷取得技術突破,并完善患者服務體系,成功實現了提供腦起搏器20年質保服務,極大程度上解決了患者手術的后顧之憂。
據知,每年由清華大學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全國各大三甲醫院舉辦的六屆“清華腦起搏器論壇”,旨在大力普及帕金森病相關知識、為患者搭建接觸權威專家平臺以及呼吁全社會對帕金森病人群的重視,已經成為我國帕金森病醫學進展的重要科普陣地。
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教授郝紅偉、北京天壇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張建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藝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功能神經科徐欣醫生、清華大學玉泉醫院神經調控中心馬羽醫生等,與來自全國的數百名帕金森病患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帕金森病治療的發展方向。
來源:中國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