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3-14
今天提請全國人大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醫療衛生領域作出重要調整。方案中關于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及國家醫療保障局的內容引起醫衛界委員熱議,有委員認為該方案“體現出我國醫衛事業要從以治療為中心向健康為中心轉變”。
方案中,關于國務院組成部門調整的內容提及,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不再保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不再設立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而國務院其他機構調整的內容則建議,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整合分散在各個部門的醫保資源。
“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說明更加強調醫療衛生服務要以健康為導向。”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在這次機構改革的方案中,醫改、控煙、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老齡工作等內容都納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職責范疇,著重強調了“健康”的概念。
“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體現了從過去以疾病、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倡導從大健康、大衛生的角度去統籌考慮資源配置和服務提供。把政府多個部門職責整合之后,有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更有效地實現健康目標。”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醫藥衛生委員會主任、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委員吳明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醫學會副會長饒克勤認為,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領導體制和組織保障體制。作為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他多年呼吁國家加強對公共衛生、重點疾病的防范,尤其是近年來,慢性病井噴式地發展,“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成倍增加、門診和住院量不斷增長,給醫衛工作帶來很大壓力”。因此,就需要把工作重點從治療轉向預防,“關口前移、重點下沉”。“可是,如果只有口號,沒有協調機制,防治疾病發生、減少經濟負擔就成了空話。”饒克勤在看到機構改革方案中呈現的職能劃分、轉變后表示,“似乎我們這幾年提上去的建議實現了”。
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院長唐旭東在會上表示,將來對醫衛工作影響最大的將是國家醫療保障局的組建。
方案提到,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職責,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民政部的醫療救助職責整合,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醫保局將作為主導對公立醫院進行監管。”在唐旭東看來,包括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在內的多項職責納入國家醫療保障局,將深刻影響公立醫院的改革,他希望,未來的政策既能規范醫生診療行為,又能尊重醫務工作者的勞動成果。
饒克勤贊同唐旭東的觀點。他表示,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將保障功能整合后,自然要加強對醫療服務過程的監管,“醫院藥品采購、醫院服務提供、收費價格、醫務人員薪酬等都將在監管范圍內。醫保是埋單的單位,如果沒有整合,怎么監督費用是否使用過度?怎么認定藥品是否虛高定價?”
此外,在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凌鋒看來,以往,國內醫保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騙保、詐保,如果將覆蓋我國城鄉人口的3種基本醫保制度進行統一管理,或能利用區塊鏈、大數據、人臉識別等技術方式遏制騙保、詐保的情況,“錢就能真的用在刀刃上了”。
“醫保局的出現,面對的正是深化醫療改革中的難點和問題。”在饒克勤看來,新醫改最突出的成績是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5億人,織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但由于不同保險制度存在差異且管轄單位不同,這個保障網就需要變得更加公平、高效,“核心是在制度安排上進行統籌,在組織實施過程中,盡可能減少效率不高、‘扯皮拉筋’的現象。”
“成立國家醫療保障局能更好地推動三醫(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吳明表示,以往一個文件的出臺和工作落實,需要相關職能部門達成共識、相互協調,當出現各部門目標、工作重點和對問題的認識不完全一致時,容易出現效率低下、部分改革措施不能夠完全落地等狀況,“現在相關職能統籌到一個部門,減少了協調成本,將有利于推動改革落地”。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