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3-13
心臟病發而僥幸存活的人常會遺下心力衰竭。他們跟慢性心衰患者一樣,由于泵血力度不夠強而陷入惡性循環,以力量持續衰退的心臟為起點,身體各大系統陸續坍塌。
據估算,中國心衰人數已過千萬。
治療這類心臟病最困難的部分,是跟皮膚和腎等器官比起來,心的自愈能力很低。心臟細胞的再生速率每年只到0.5%,無法自然修補任何功能損傷。細胞大面積死去的部分會生成堅硬的痂,實際上就是不再參與心臟活動的累贅。
當前唯一可選的痊愈方案就是心臟移植。但因為心源稀少,中國合2016全年也不過執行了368例移植(原文中英國是200例年均)。只有極少數死者能取出依然強壯且適配的心臟。
不過,五年后或許會出現新的選項,就是目前英國劍橋、美國斯坦福都有團隊正在研究的活體材料:心臟補丁。
培育心肌,在微觀世界里是個龐大工程。步驟是提取血細胞將其重編成干細胞,分別引導其發育成心肌、血管和心外膜,然后讓這些組織依附在支架上拼裝成符合需要的心臟散件。
研究者認為這樣的補丁更有可能順利跟舊心臟完全同化。由于活肌肉細胞來源是患者自己,所以補丁被排異的可能性不高,無需像移植病人那樣承受復雜昂貴的后續療程,比如大量服用免疫抑制藥。
預計在未來,運用超聲波和核磁共振對受損部位定位定形后,就可以靠3D打印為患者定制形狀大小完美貼合的心臟補丁。
除了難度變低外,手術花費也將更便宜。英國一個心臟移植在50萬歐元上下,包括住院費和后續藥療。而等待心源的患者,每年保養自己的花費可能更多。相比起來,補丁手術的費用或許能在7萬歐附近。(我國移植價錢沒搜到確鑿報價)
這方法要成功尚有一個難關,就是人造肌和原心臟肌肉如何才能對齊電流,開始同步律動。也就是說雖然發明了一個能插上的新硬件,可驅動眼下還沒編明白。總之,這項技術最近已經準備在老鼠和豬身上實測。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預期五年后進行人體臨床試 驗。
如果這技術真的能實現、普及和衍生,就不單止是救命,還會直接拉升人類晚年的生活水平。不過五年,對很多人來說也已經太久。死于1877年留聲機發明前的歌者,永遠留在了寂靜之中。在1968年12月24日之前離世的人們,沒能看到第一張地球的彩色照片。我又會錯過什么呢?
來源:煎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