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08-17
國內高端體檢品牌美兆體檢再次迎來了“易主”的命運。
近日,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年健康”;002044.SZ)公告稱,通過全資境外子公司美健公司以2719萬美元收購境外實體新新健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新健康”)100%股權,從而達到間接掌控北京美兆健康體檢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美兆”)及上海美兆門診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美兆”)之目的。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美兆體檢一度樹立了行業標桿形象,并在2008年前后經歷了輝煌時期。但其后每況愈下,至今已跌出國內健檢第一陣營。
最近4年間,美兆體檢已先后經歷兩次轉手。那么,這一外資標桿品牌是如何衰落的呢?
兩度“易主”
據了解,北京美兆和上海美兆兩家公司最早隸屬于美兆集團,已發展成為與英國BUPA、日本PL并列世界三大高端體檢機構。
作為較早進入中國的國際體檢品牌,北京美兆2003年開業,是美兆集團在大陸地區的第一家旗艦店,也是目前國內屈指可數的大型現代化、自動化健康體檢機構。
而在上海,美兆體檢的另一個據點——上海美兆則一直深陷虧損之中,中外股東內部意見長期不和,公司難以形成有效的市場方針。
彼時,美兆集團在大陸的業務開展并不順利,在國內健檢連鎖品牌的擠壓下,市場空間逐步縮小,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據記者了解,美兆集團在中國內地的業務此前已經被低調轉手一次,接手人為嘉華控股實際控制人王憶會和他的高級管理人江泓毅。
不過,在換了第一個東家之后,美兆體檢并沒有在高端體檢市場煥發出“第二春”,而是業績依舊下滑。
根據美年健康披露的資料,2015年,北京美兆營收6568萬元,凈利潤只有340萬元;上海美兆則是2878萬元,凈虧損425萬元。
“美兆體檢在國內的衰落,政策的限制是主要因素,錯失了擴張良機。”一位熟悉美兆的人士表示,外資醫療企業想在其他省份開分支機構當時只能找衛生部審批,往往需要數年時間,但國內醫療機構可以由各地衛生局審批,遠比國外醫療企業自由。
另一個不利條件則是,根據彼時的政策規定,外資醫療企業必須找中方合資,不得獨資,而且中方投資比例不得低于30%。
美兆選擇了上海市總工會作為合資方,上海市總工會下屬的海鷗控股集團以提供場所等作為投資,占比30%。不過,合作雙方的摩擦也開始逐步顯現。
一位熟悉上海健檢市場的人士告訴記者,上海市工會自己開的體檢機構就在美兆樓下,以更低廉的價格分流了美兆的顧客。
水土不服
除了政策的阻礙以外,美兆體檢的衰落也有自身經營管理的問題。
據了解,作為國內高端體檢品牌,美兆體檢不僅收費高昂,而且實行會員制模式。具體來說,以家庭為單位發展會員顧客的,每個家庭會員需要每年交年費辦年卡,一張年卡包含的人數從1個人到7個人不等。
據了解,美兆體檢最終積攢了3萬多高端客戶,家庭客戶占了總客戶比例的一半,另一半來自于團體體檢。
美兆體檢一位管理人士曾經回憶,作為國內體檢行業的最高端品牌,北京美兆體檢中心的凈利潤率一般都超過20%,遠遠高于國內體檢行業一般10%左右的凈利潤率。不過,僅憑北京美兆一家,將很難維持國內的業績改善。
正因為如此,掌控美兆體檢對于美年健康來說更具有戰略意義。美年健康公關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高端體檢所占的市場份額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尤其近3到5年勢頭迅猛,收購美兆體檢國內業務進一步增強了美年健康的品牌實力和專業體系。”
然而,美年健康作為國內中低端醫療品牌,真能利用好美兆體檢這一高端品牌嗎?對此,美年健康上述負責人表示,“美兆體檢需要落實的是本土化的問題,而我們可以通過這次并購加碼高端體檢以及精細化管理的實力,吸收他們的技術服務和管理水平。”
來源:健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