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云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公司致力于醫療診斷產品的研發及生產。康云互聯旨在為用戶提供健康篩查、基礎診斷和智能醫療等方面的“互聯網+”解決方案。
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康云互聯的技術縮短了診斷時間
體外診斷(IVD)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樣本,例如血液、體液、組織等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2012 年,全球體外診斷(不包括糖尿病監測業務)市場規模約436 億美元,預計到2018 年,
該市場規模將為588億美元,復合增速約5.1%。同時,2012年,我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約167億元,2015年市場規模為350億元,同比增16.8%,預計未來將保持15%~20%增長。
聯的第一款產品為體外檢測芯片,當檢測樣本與芯片上的傳感器接觸后,芯片會發生化學反應,用戶將含有檢測樣本的芯片拍照后上傳至服務器,手機端就會實時顯示出檢測結果。康云互聯的檢測內容包括體征檢測、核酸檢測、生化常規項目、
免疫常規項目、蛋白項目和尿常規等。目前,康云互聯開放了微信端檢測平臺,用戶將檢測芯片的照片上傳至康云互聯公眾號平臺后,公眾號會將檢測結果自動回復給用戶,其中,上傳數據后至生成報告反饋給用戶的時間由實時網速決定,網速
穩定時,可以在5秒內得到檢測報告,很大程度上縮短了通常等待檢測結果的時間。康云互聯將體外診斷與互聯網結合,致力于成為體外診斷領域的必需品技術供應商。
公司打造輕量級檢測手段,采用互聯網模擬診斷器代替診斷儀器
診斷在醫療價值鏈中是較為重要的環節。目前,體外診斷市場以研發檢測儀器為主,康云互聯沒有進入這一市場進行競爭,而是另辟蹊徑“去儀器化”。康云互聯創始人兼CEO 吳凡說:“不使用檢測儀器,就可以避免不同品牌、不同批次的診斷儀器、耗材帶來的數據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康云互聯利用互聯網模擬診斷器械的運作方式來得到檢測結果,這一純互聯網的體外診斷方式,可以稱為生物‘黑科技’,今后產品會覆蓋體外診斷的大部分項目,每部智能手機都可能成為三甲醫院的‘檢驗科’。”吳凡還說,康云互聯產品的另一優勢在于“去APP化”,讓用戶擺脫對APP的依賴,用戶不必在手機中下載大量的APP,只要有互聯網,就可以獲得體外診斷結果。同時,公司致力于技術領域的研究與更新,目前,康云互聯的專利布局包含生化、免疫、特定蛋白分析和分子檢測。
團隊堅持創業初心,康云互聯會繼續完善技術平臺以布局分級診療
談到創業過程中的不易,吳凡表示,堅持初心幫助他度過難關,他和團隊希望用技術為社會做出貢獻。康云互聯的CEO 吳凡深耕蛋白質技術與生物大分子技術領域多年,曾任職于中國科學院系統的重點實驗室,也曾創建實驗室進行新材料與食品領域的跨領域創新項目,吳凡笑稱,他很喜歡學習最新的科學技術。聯合創始人秦滔曾任三甲醫院藥劑科主任。聯合創始人閉震宇曾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最大的眾籌平臺創始人,資深廣告人。聯合創始人龍凱華是資深材料學專家,并創立了一家材料公司。技術團隊中有兩名海歸博士后。同時,美國衛生總署前科學家也加入了康云互聯的團隊。吳凡說:“是這個項目將我們聚在一起,因為項目足夠有說服力,才能吸引人才加入。”
目前,康云互聯已經獲得了兩輪融資。下一步,康云互聯會與大健康管理公司合作,為企業提供診斷手段,也會與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合作,提升村鎮檢測技術水平,布局分級診療。在平臺完善方面,公司將開拓更多互聯網模擬診斷平臺,例如將檢測平臺嵌入移動終端的軟件系統或其他應用中,實現體外診斷的一鍵分析檢測,也會利用融資資金進行產品升級與新產品研發,打造體外診斷輕量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