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在最火熱的醫療資本市場,康復醫療也屬于尚未被投資人深度挖掘的“處女地”,這一點從估值上可以略見一二。
“盡管有資質、配備完善體系的優質標的很少,但相比較綜合醫院、專科醫院、門診,康復醫院的收購價格目前還比較合理,對于大多數機構來說,現在都還處于‘養魚’階段,大家都還在探索怎樣的商業模式才可以盈利。”高特佳投資高級研究員張天靜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前不久,這家機構以千萬級別的代價拿下了一家康復機構的控股權,在醫療服務的并購領域,這屬于很便宜的價格。
不知道怎樣盈利,但也要花錢介入,對于醫療行業的投資者而言“花錢買門票”的這一行為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看中老人經濟在中國未來的巨大市場。
根據此前的一項研究顯示,作為老人經濟的其中一環,僅僅在康復醫療領域如果按照基本滿足我國康復需求的水平測算,則市場規模將會在1000億人民幣以上。據預測,至2023年,我國康復醫療產業規模有望達到103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不低于18%。
激增的市場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的統計,2015年,中國有2.2億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潛在需求巨大;目前60~70周歲的低齡老人占55%;其中60~65周歲的老年人達7814萬,占35%,他們具有旺盛的養老需求和較強的消費能力;隨著人均壽命不斷延長,“剛需”群體日益壯大,80歲以上高齡老人達2400萬;此外還有失能老人近4000萬,患慢性病老人近1.5億,都也屬于巨大的“剛需”群體。
“康復醫療目前的服務對象以老年人為主,主要的病種包括骨科康復、腦卒中護理、心臟病護理、老年癡呆等幾類。”張天靜告訴記者。
以常見老年病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為例,這是一種在中年時期出現衰老征象的進行性大腦變性的疾病,臨床上以進行性癡呆為主要特征。
據我國阿爾茨海默病防治協會的數據,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里,我國的阿爾茨海默病人數量從上世紀90年代的193萬人發展到了2010年569萬人。病人數量位居全球第一,同時也是全球病人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不過在這其中,僅有21%的病人得到了規范的診斷治療。
“一開始誰也不愿意把父母送到康復機構來,親戚朋友都會覺得你很不孝。”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一位阿爾茨海默癥的家屬表示:“可如果不送,我們又真的沒有能力去照顧她,就算一個人不上班,天天在家看著都照顧不過來。”據他透露,在家人決定將老人送至康復機構之前,老人已經走失過兩次。
在這家康復機構,老人每個月的看護費用需要1萬多,這是他們全家人走遍北京后找到的最便宜的接受阿爾茨海默病人的康復機構了。
“普通的養老院,不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是不能夠接收阿爾茨海默的病人的。公辦的福利院很難進;至于護理院,按照規定也需要長期臥床的病人才可以收治,這些病人達不到這個標準。”阿爾茨海默病防治協會會長王軍向記者透露,目前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4萬多家養老機構,真正具備養老資質、可以接收這些病人的還不到20%。
價格是最大的問題。
老人一個月的退休金3000元全部交給醫院,大兒子和二兒子每人每個月給6000元,而二兒子自己的月工資才4000多元。
根據公開數據,截至2014年底,中國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數量達到了3500萬~4000萬,在這其中80歲以上的老人數量達到了2400萬,歸屬于低收入人群的數量為2300萬。
一邊是隨著老齡化不斷激增的需求市場,另一邊是受困于盈利,遠遠不能達標的供給市場。根據國家衛計委2012年數據,目前我國僅有322家康復醫院,其中城市206家,農村116家,這意味著全國600多城市中一多半仍未擁有康復專科醫院。
專業人員的缺乏是另一個核心問題。
根據興業證券研究所的統計,目前我國康復醫師占基本人群的比例約0.4:10萬,而發達國家該數據則達到5:10萬,兩者相差12.5倍。如果按照衛生部要求,我國二、三級醫院共需要康復醫師5.8萬人、治療師11.6萬人、社區綜合康復人員90.2萬人,是現有康復人才的10倍以上,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
背不起的負擔
根據全國老齡委公布的數據,在未來,中國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將高達70%。北京市民政局的統計顯示,目前全市70%的老年人退休金為3000元上下,而一旦癱瘓,這些老人每月的護理、調養費用至少需要7000元,上萬元的消費也很普遍。
比如一種從日本進口的阿爾茨海默治療藥物安利生,在最貴的時候每周7片的支出是518元。王軍告訴記者,這在一線城市尚歸屬于醫保報銷范圍,但在很多二三線城市就只能自掏腰包。
在北京,目前北京全市的養老院床位約為8萬張,這其中,歸屬于公立養老院的幾乎沒有一張空置的床位,但私立康復醫院的空置率卻高達50%。
“民營的康復機構寧愿床位空著,也沒有辦法降價,因為收治這樣的失能老人成本價就是一萬多。”一家外資養老護理機構庸柏匯老年護養創始人之一的海燕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那么,公立的養老院為何只收四分之一的價格?
除了原本的基建費用、設備設施較民營養老院大幅便宜之外,來自國家、省級、市級甚至區縣的各級補貼成為了這些公立養老院得以維系的重要原因。
盡管如此,對于大多數的養老院來說,現狀依舊是入不敷出的。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已經有包括泰康人壽在內的8家保險機構相繼進軍老年護理產業,總投資額超過300億。但遺憾的是,這些民營的養老康復機構如今幾乎全部處于虧損狀態。
海燕向記者透露,自己已經做好了前幾年不能賺錢的準備。
“樓宇建設、設備投資已經超過了一、二個億,此外,更貴的是人力成本,除非第一家機構做出口碑,開成連鎖的形式,否則成本難以下降,沒有辦法賺錢。”海燕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從醫院、學校里招了很多護士,來進行專門的培訓。目前國內還沒有老齡學科這個專業,一名護理人員我們需要培訓2~3三年,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力的成本比硬件還要高。”海燕表示。
按照國際上的普遍要求,照顧這些失能老人所需要的護理人員比例是2:1,也就是兩個護士照顧一個老人,但目前國內能做到的情況只是1:10,10個老人才分得一個護士。
最難賺錢的“朝陽產業”
據國家社科基金《養老消費與養老產業發展研究》課題組測算,2015年中國老年市場規模達1.87萬億元,其中養老產業規模達4900億元;到2050年中國老年市場規模將達48.52萬億元,養老產業規模將達21.95萬億元,預計老年市場和養老產業分別將以9.74%和11.48%的年增長率高速發展。
把這一市場劃歸為朝陽產業一點也不過分,以中美人均消費差距為例:截至2013年,美國康復醫療市場規模在200億美元左右(人均80美元),若包括長期護理在內則有2000億美元;而同期,我國國內康復醫療市場規模僅有200億人民幣(人均15元人民幣)。此外,預計至2030年,我國慢性病患病率將高達65.7%,其中80%的慢性病患者需要康復治療。
但大多數的老年人并沒有足夠他們“富裕養老”的保險和存款。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指出,目前,在我國依靠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退休后拿到退休前60%~70%的工資水平,能確保基本養老,但難以解決老人醫療護理等方面的費用支出。平均養老金達到2200元,但這點養老金不能夠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因為進入老年階段后老年人將面臨大筆的醫療費用支出,包括門診費用、自費的醫療費用等。
孫潔認為,如果老年人想維持更好的養老生活質量,更多還要靠補充養老保險即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以及商業壽險。